“不起诉决定作出了,帮教工作不能停。检察机关将继续联合社会力量,对小宁家庭关注、监督,力争通过这样一个案件,修复一段亲情,帮扶一个家庭。也提醒广大父母,不能‘以爱之名’伤害孩子,要共同携手,保护‘少年的你’。”新吴区检察院负责人丁宏伟表示。
“这个家庭具有一定代表性,能给不少家庭的教育方式带来启示。”承办检察官陆甜甜说,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作风简单粗暴,动辄打骂,家庭关系剑拔弩张,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从源头进行预防,发现问题及时介入,重塑关系,修复亲情,这其中,系统帮教和亲职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案件的影响,在帮教之初,小宁一家问题丛生。经过近半年帮教,最新的一次走访中,检察官发现随着家庭氛围改善,小宁变得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谈子敏表示,疫情期间发生的儿童家庭暴力事件明显增多,从检察机关、教育系统、社区等多个层面汇集的案件情况来看,儿童保护面临现实的紧迫性和严峻性,“这让我们反思,如何更好地推动更广泛的预防性儿童保护系统建立,避免总是在发生悲剧事件之后才能作出回应。”
“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一个月内接到了5起儿童被侵害案件。”新吴区妇联主席袁秋明说,“一路童行”儿童保护项目是新吴区系统探索儿童保护体系构建的项目尝试,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参与和支持儿童保护发展工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多维度的儿童保护体系。其中,检察机关对受侵害儿童、涉罪未成年人等特殊困境儿童的个案帮教起到关键作用。
今年4月,江苏省检察院和省妇联下发《关于联合开展亲职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通过案件发现的失职父母,要求接受国家强制力和社会力量合力推动的“回炉”再造,实现从不合格家长到合格家长的转变。
“他们有可能会侵害孩子,同时可能因为管教不当,导致孩子在未成年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检察官表示,一旦发现问题父母后,检察机关将联合妇联等部门与一些专业社会组织,对其做强制的亲职教育。结束后可以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回访,重点了解未成年人监护抚养状况有无改善、亲子关系是否得以修复等情况,以有效和长效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检察日报 郝红梅 卢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