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院情介绍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检察业务
采购信息
检察官
检务公开
工作报告
网上举报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科左中旗检察新媒体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图说检察
科左中旗人民检察院参加社会治理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及心理服务“六进”工程集中宣传活动
时间:2022-07-2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注保护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拓展养老诈骗线索来源,科左中旗开展社会治理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及心理服务“六进”工程集中宣传活动,科左中旗人民检察院积极参加了此次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中,检察干警们通过摊位宣传,派发宣传册、悬挂横幅、讲解防诈骗案例等方式向广大老年人详细介绍了新型诈骗手段、虚假宣传、涉及“保健品”等常见诈骗手段,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叮嘱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轻信、不盲目、不转账,杜绝侥幸心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提高防骗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下一步,科左中旗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宣传教育,畅通举报渠道,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竭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老年人常见受骗案例解析

 

1保健品诈骗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面对保健品诈骗时,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相信医生。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

2“缴纳养老金”骗局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防诈提示许多案例中,骗子通常会让老年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以及社会新闻。子女要多与家中的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如若发现老年人被骗,应立刻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

3中奖诈骗中奖诈骗主要通过信息群发,对受害者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受害人一旦联系兑奖,犯罪分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防骗意识,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时千万不要轻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

4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的薄弱法律意识和恐慌心理,以及对子女的关心,声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防诈提示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一旦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辨别,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5低价旅游诈骗诈骗分子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奢侈品等商品,或者途中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

防诈提示老年人一定要学会甄别旅游机构的资质,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不盲目追求便宜,签约正式旅游合同,当自己不能辨别真假的物品谨慎购买,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6以房养老诈骗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老年人的房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年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前期老年人还能获得收益,而后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年人钱房两空。

防诈提示老年人要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去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警惕“高息0风险”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并积极与子女沟通,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

7“温情”诈骗诈骗分子以空巢老年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装孙子,“关心”“照顾”老年人,通过“陪伴”赢取信任,实施犯罪行为,诈骗财物。

防诈提示老年人要树立防范意识,遇事多找子女商量,不要轻信别人的话。更为重要的是,子女要多关心老年人,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让老年人精神世界充实起来,不再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去。

 

老年人应当如何防诈骗?

 

1.不要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2.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应用。

3.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4.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5.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6.保持警戒心理。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7.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8.不要轻易动钱。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9.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如遇电信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或110报警。

10.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